普通聊天能替代心理咨詢嗎?
更新于 2014-12-31 ? | 瀏覽次數 0
從事咨詢行業(yè)久了,常聽到這樣的問話,你們咨詢就是聊天嗎?可能有些心理咨詢師自己都是這么認為的:“我的任務就是陪來訪者聊天。”因此有的人不免質疑:找朋友談話,聊天一樣能得到開解與安慰,而且還不花錢,為什么心理咨詢卻要收費,而且不便宜?小伙伴們都驚呆了:心理咨詢師是不是一個騙錢的行業(yè)?
其實心理咨詢和聊天是有明確的界分的,聊天是沒有任何要求的談話,而心理咨詢則是咨詢師和患者一起討論治療計劃,具有明確目標的談話。由于目標是治療來訪的心理問題,因此這一談話過程并不是雙方無拘無束的談天說地,咨詢師將會觸及并深入分析來訪者的各種情緒感覺,以及它們的前因和后果。
心理咨詢談話的意義在于幫助來訪者的自我探索,增進他們對自己情緒、信念和行為的了解,增進對自己言行動機和后果的領悟。理想的效果是:每經歷一次心理談話,來訪者對自己的自我認識就更加深一層。
心理咨詢師固然也會做一些實際的生活指導,但他們最重要的工作是喚醒來訪者潛在的內在力量,督促他們自我成長和自我完善。成功的心理咨詢的意義,不僅僅在于解決來訪者具體的困擾,更在于使來訪者獲得心靈上的成長,讓他自己獲取解決類似困擾的能力。
我不否認,一次嚴肅深入的談話也能獲得類似的領悟效果,然而聊天的主要功能是保持聯絡交誼,溝通生活信息,并不是解決人的精神痛苦。因而,生活中大部分的聊天是沒有要求,也沒有壓力的。在聊天過程中對話的雙方會避免讓對方難堪的話題,也不會深入對方心靈深處的重要回憶甚至是陰影中,更不會針對一個人的人格弱點做切實、具體的解剖。
有些朋友會說:那么,只要我的朋友具備一些心理學的理論知識,或者很懂得開解別人的談話方法,跟這樣的人聊天不是照樣能解決我的心理問題嗎?
這就涉及到幾個層面的問題:首先,什么樣的問題才算是心理問題?我們以最常見的成癮為例子:假設一個人過度進行某樣行為的習慣,像過度購物,過度上網等等,他只是停留在“家人和朋友叮嚀提囑一句便會停止”的程度,這能不能說是一種病態(tài)呢?當然不能,因為這種偏好顯然還處于自我控制范圍之內??恐苓叺娜藙裾f就可以解決的困擾,我們不定義這是心理問題,假如只是這種問題,本身便不需要找咨詢師處理。
第二,假如你的一個朋友看過很多的專業(yè)心理學書籍,他能夠根據書上的描述分析別人的內心活動,那他是否能夠幫自己的親朋好友做心理咨詢?
答案仍然是不行,最淺顯的理由是,心理分析很大一部分的工作是理清與擺脫各種各樣的關系投射上,這就要求咨詢師必須保持一個與來訪者一切人際關系抽離的超然地位。我們知道,即便在咨詢師與來訪者只存在工作關系的情況下,依然有很多人會陷入移情與反移情之中,導致治療無效甚至咨訪關系惡化。這是因為當精神分析觸及到問題實質時,人的自我防御機制會啟動,否定咨詢師的話是正確的,而礙于咨詢師的權威身份,這種否定很難從意識層面進行(我們假定咨詢師的分析是準確的,那么用理性辯論辯贏的可能性的確不大),只能進入情感層面,對咨詢師產生強烈的反感與厭惡。
話說回來,如果雙方只是朋友聊天而不是正式的咨訪關系,倒不必擔心會有感情惡化的現象,因為“朋友”這一身分幾乎不具有精神壓力,自我防御機制用不著強力否認,你很可能根本就不相信,或者即使相信也只是打個哈哈,說“真準啊,全都被你說中了”,然后拋諸腦后,不進入深層的反思與改進過程。
一個人生活方式與思想方式的改變,是一個漫長而艱難的過程,越是嚴重的問題越是需要有強大的外力督促。咨詢師的身份、咨訪關系的建立這兩者就是一個使人發(fā)生改變強大的外力——你自愿花錢請人分析自己的問題并解決它,對方是你自愿委托的受過長期訓練的權威人士,然后你們基于自愿原則建立了彼此信賴的咨訪關系,一起花費了無數時間討論自己的問題和解決的方法;這樣當達成結果時,你便沒有任何理由與借口不去改變自己。
試想想,朋友間的關系是否可能達成如此強大的自我改變壓力?你是否會因為好友而改變自己一向以來的生活習慣?我認為可能性不大。
我們回到咨訪關系的話題上,前面說的“強針對性”和“權威身份”實際上是同一件事,就是咨訪之間建立了專業(yè)的委托關系。你“出錢”“委托”“ 專家”“分析并處理自己的問題”,這幾個關鍵詞,實際上代表著你自我改變的強烈決心,“花錢咨詢”的行為本身就喚醒了你自我成長的能量,這種自我發(fā)展的動機和決心越強,咨詢的效果就會越好。我們可以輕易看出在某種程度上,花錢越多來訪者的決心就下得越大,退路就越少,建立專業(yè)咨訪關系就變得越簡單。
在上課時,我的老師講過一個故事:一個催眠師給自己的朋友催眠,幾次催眠都很成功但下的指令卻完全改變不了他的行為,催眠師很奇怪,便把整個催眠過程錄像給自己的導師查看,導師仔細看了每一個細節(jié),手法沒有任何錯誤,對方也的確被催眠了,那為什么醒來后沒有效果呢?想到兩人的朋友關系,導師心中一動便問弟子:你收費了沒有?弟子說無。
導師便恍然曰:你不收費,他潛意識便覺得這整個行動是沒有價值的行動,也便不期待會起到任何效果。這種不期待影響到意識,就是催眠時下的指令不起效果。
我說這個故事是想說明,專業(yè)信任是心理咨詢中非常重要的部分,甚至它本身就能起到治療效果。
法國有一個喜劇片情節(jié)是這樣的:男精神分析醫(yī)生度假去了,女主角,記得是一個女小偷潛入他的家中,被患者當成接替治療的心理醫(yī)生,女主角本來不想承認,然而在求治心切的患者主動塞錢給她之后改變了主意。她良心未泯,因為怕加重病情而不敢給患者意見,只是不停“嗯嗯啊啊”地表示肯定,讓患者自己說話,自我分析,居然讓不少患者痊愈,聲名遠播,讓男醫(yī)生回來大吃一驚。
從心理學角度分析,這個結果并非不可思議,首先患者求治心非常堅定,有這樣決心的人,只要治療師不出現什么錯誤,無論如何他都會改變自己。而女主角不給任何意見,完全積極肯定患者的自我表達,無形中契合了人本主義的來訪者療法,這個療法要求治療師對病人不作評價,只是鼓勵病人不受壓抑地自由表達,以去掉所有被壓抑的情結而恢復真實的自我。
這個過程中看似咨詢師沒有起到作用,實際上咨詢師創(chuàng)造了一種安全、信賴、接納、不受壓抑的氛圍,也就是建立一種真誠和諧的咨訪關系,注意這個關系仍然是咨訪關系,是以解決問題為前提的,因此來訪者才會自我分析,自己解決掉自己的問題。當一個人能夠深刻地自省時,他才會有改變的愿望。當一個人沒有改變愿望的時候,其他外部的努力都顯得非常蒼白無力;但當一個人決心改變的時候,他是很容易改變的。
咨詢師所做的其實是幫助來訪者自我覺察,然后提供給來訪者改變的心理動力與方法,他只是一個分析者,不可能也不應該代替來訪者做出決斷。當一個人說“我想死”時,朋友會勸慰他打消念頭,但咨詢師必須抽離,他甚至可能會跟他一起討論自殺的意義與可能性,進而分析出陷入求死情緒的深層心理:你現在是感到焦慮和絕望嗎?這種焦慮和絕望的根源是什么?是否有可能從源頭上加以消除?你希望以自己的死達成什么目的?這種目的是否只有自殺才能達成?
如果沒有專業(yè)的委托關系,對有自殺意向的朋友進行以上分析是可能的嗎?抽離得如此徹底只會令朋友拂袖而去,認為你是個冷血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