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關(guān)系中用盡全力,卻疲憊不堪?
更新于 2016-01-20 ? | 瀏覽次數(shù) 0
在公司創(chuàng)立之初,有一次招聘,我對面試者S的整體感覺都還不錯,快要結(jié)束時問他,你對薪資方面有什么要求,S答,“哦,我對錢并沒什么要求,前期的收入能滿足生活基本所需就好,而且我相信如果我工作做的好,公司自然會看到,給我相應(yīng)的回報。”這個回答簡直是所有用人單位最想聽的標準答案吧。我也不例外,大喜過望,覺得這個人就是我們夢想的人才啊,厚道又靠譜,立馬拍板錄用,并希望對方盡快入職。并對這位新來的正能量滿滿的同事充滿期待。
接下來的故事就沒這么美好了,S入職不到三個月,就發(fā)生了好幾次因為客戶歸屬問題而和其他銷售同事發(fā)生摩擦的事情,不算很嚴重,但大家對S的感受慢慢起了些變化。有一次S和另一個同事發(fā)生的沖突比較大,幾乎要在辦公室吵起來了,我在另一間辦公室感受到雙方的情緒越來越強烈,覺得有必要介入了。我起身,還沒把自己辦公室的門推開,就聽到S說,“算了算了,這個客戶就算你的好了,我無所謂了。”我走過去,看到S的臉因為憤怒漲得通紅,另一個同事W也一臉委屈說:“我沒說一定要算我的,這事兒我們可以查清楚的。”S打斷她說“我無所謂了,你想怎么樣就怎么樣吧,我沒你那么在意,這事兒不用再說了!”然后整間辦公室處于一種壓抑的沉默中。我走到S身邊,請他到我辦公室來一下。他進來之后,我問他整個過程是怎么回事,S說:“周老師,這事兒過去了,我真的已經(jīng)不在意了。”我說:“可我感覺到你還是有些情緒的呀。”S說:“剛才是有一點兒,現(xiàn)在真沒有了,再說也沒多少錢,我沒W那么在意錢,W覺得是她的就給她吧。”剛準備再問問他是否還考慮其他的解決方案,S站起來說:“周老師,這事兒我不想再談了,如果沒什么事情,我出去工作了。”接著在我錯愕的目光走出了我辦公室。
接下來所有相關(guān)同事試圖跟S談這件事的時候,他都是拒絕的態(tài)度,告訴別人這事兒已經(jīng)過去了,他不在意了,沒什么好談的,可所有人都知道這事兒沒過去,他傳遞出來的能量和情緒,S所處空間的每一個人都知道他不爽。
S在公司工作的那段時間,類似這樣的事還經(jīng)常發(fā)生,他工作的大部分時間非常努力和主動,但有時又常常犯一些低級錯誤或者拖延公司給他安排的一些工作,溝通之后會有好轉(zhuǎn),但狀態(tài)反復(fù)無常,我對他充滿了無力感和憤怒,他給公司創(chuàng)造的貢獻并不算少,但我卻一直有一種不知道該拿他怎么辦的感覺,后來他離開公司之后,我們雖然有些不舍得,但卻有一種深深的舒了一口氣的感覺。
S的狀況就是典型的雙重信息傳遞者。
事實上我們每個人都是,只是類型不同,程度不同而已。會傳遞雙重信息,是因為S在金錢方面有兩種截然不同并且彼此沖突的信念系統(tǒng),因此表現(xiàn)出兩種完全不同的人格類型。
他一方面其實很依賴金錢,需要錢,重視錢,另一方面又批判金錢,覺得重視金錢的人不夠好,不夠高尚,逼格不夠高,所以他總會說:“我沒某某那么看重錢,如果TA看重,那就算TA的好了,我是無所謂的了。”可是他身邊的人收到的能量卻和他語言表達出來的截然相反,我們都感覺到他在意錢,希望為自己爭取到更多的利益。其實這沒什么,我一直期待S能真實直接的表達出他自己真實的需要,因為當(dāng)你為自己的需要負責(zé)任并表達出來,你周圍的人才知道該如何做。但是S不,他不表達,他的一個高尚人格期待大家認為他是無欲無求的,清白無邪的,但另一個世俗人格又對周圍的人不能滿足自己需要金錢的部分很生氣,于是用丟臉色,冷漠,消極對抗的方式來懲罰那些不能滿足自己的人。他很生氣,生周圍人的氣,但他其實更生他自己的氣,因為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是一個高尚不自私的正面形象還是賺錢到手的庸俗快樂。
其實每個人都有雙重人格,或者說多重人格,每個人格都是一種不同類型的信念體系和價值觀組成的,因為我們都在成長的過程中被養(yǎng)育者、廣告、社會文化植入了各種各樣的標簽和限制性信念。
比如S就有關(guān)于金錢的多重信念系統(tǒng),相互矛盾彼此消耗,依賴金錢又抗拒金錢,他可能同時相信“沒錢就沒人愛,沒錢你就沒價值”,另外一方面又相信“談錢傷感情”“很愛錢的人都很世俗”,“有錢人都是為富不仁”等等。我們只要內(nèi)在有這些相互沖突的信念系統(tǒng),內(nèi)在就會有各種不同的對立面的雙重人格,在向我們周圍傳遞雙重信息。
我記得有一次我們公司辦年會,我們需要在很短的時間內(nèi)完成很多工作,于是我承擔(dān)了很多關(guān)于文案,設(shè)計溝通之類的工作。我記得在最后的半天終于跟設(shè)計師溝通并定稿了客戶伴手禮的紙袋設(shè)計,能在這么短的時間做出這個水準的設(shè)計我還是挺滿意的。晚上我和先生坐在沙發(fā)上,我把定稿的手袋設(shè)計圖稿打開,把電腦轉(zhuǎn)過去給他看,帶著點得意和自豪問他:“這是我們今天定稿的手袋設(shè)計,你覺得怎么樣?”先生扭頭看了看我電腦上的設(shè)計圖,然后啪、啪、啪給我指出三處問題,并給出修改建議。我耐著性子聽他說完,然后很失望的“哦”了一聲,訕訕的把電腦收回來。
在接下來的十幾分鐘里,先生跟我說話,我都愛答不理的,臉拉的老長。我感覺到我很不爽,在生先生的氣,不想理他。先生不明就里,他感覺氣氛DOWN下來了,卻又不知道發(fā)生了什么事,又不敢問,怕踩著雷了。我突然意識到我又在玩這個游戲,我剛剛把圖紙給他看,有個很明確的期待——求表揚!我期待他說:“你在這么短的時間能做出這樣的東西,真厲害呀!”可先生不知道我有這個期待,只是認為可以幫助我做的更好,所以給了我?guī)讉€建議。
可是他的回應(yīng)讓我很不爽很失望,我不需要建議,我要認可要肯定要表揚,而且他的建議對我也沒什么意義了,因為已經(jīng)定稿印刷了。我覺得他好不解風(fēng)情,好遲鈍。但我發(fā)現(xiàn)我是在生悶氣,我并沒有明確向先生表達我的期待,我發(fā)現(xiàn)內(nèi)心深處不好意思告訴他我真實的期待,因為這個求表揚的期待一點兒也不高端,甚至顯得很幼稚,讓我感覺拿不出手。我期待先生能在我不說的情況下自己猜到我的需要,說出我想聽的話,這樣我既不用明確表達這個“幼稚”的需要,也能得到我想要的感覺。
這就是很多人在親密關(guān)系中感覺到自己總需要猜猜猜,很困惑不知道對方到底要什么,其實你困惑的原因很簡單,你的伴侶TA自己對自己真實的需要有批判,所以他們需要偽裝一下自己的需要,顯得更高端一點,再表達出來。
這就像很多妻子和丈夫吵架時,她們內(nèi)心深處真實的期待是我希望你多回家陪陪我,我想要和你待在一起的那種親密感覺。但她們覺得這樣表達顯得自己很依賴,因為內(nèi)在還有一個倔強獨立的人格也在發(fā)揮作用,所以她們吵架時說出口的話就是:“你看看你,一點都不在乎這個家,我是無所謂啊,但是孩子需要爸爸陪呀,你就不能做個更有責(zé)任感的父親嗎?”你看看這樣一表達立刻顯得有逼格多了,一個無畏獨立的新時代女性形象立現(xiàn)了,可是對方收到的信息就是被指責(zé),還有“哦,你不需要我”,既然你不需要我,只要多關(guān)心孩子就行,那我走遠一點,你也不會介意吧。如果對方真的按照你表達的樣子來對待你,你也會很委屈,因為那其實并不是你內(nèi)心深處真實的需要。
所以習(xí)慣表達雙重信息的人都有一個強烈的需要:我不想表達我內(nèi)心深處那些顯得我軟弱幼稚或自私的需要,只是表達看起來很堅強很完美的部分,但我希望你能猜,猜出我真實的需要是什么并能滿足我,這才說明你是真的愛我關(guān)心我,否則你就是不愛我。如果猜錯了我會很生氣,而且我也不會告訴你我真正的需要是什么,如果我告訴你了,你再來滿足我,那就沒勁了。
當(dāng)意識到自己在玩雙重信息的把戲之后,我馬上停了下來,我決定為自己的需要和感受負全責(zé),于是我轉(zhuǎn)頭跟先生說:“剛才我給你看手袋設(shè)計圖紙,你的反應(yīng)我有些失望,我并不需要修改建議,況且已經(jīng)定稿了。這么短時間出這個成果,我自己挺滿意的。其實給你看,只是想分享下我的成就感,聽你能夸夸我。”
先生聽完之后,大大舒了口氣(終于知道剛才的雷踩到哪里了),忙不迭的說“哎呀,其實吧,我真的是覺得挺不錯的,你很有品位。謝謝你告訴我,下次我就知道該怎么做了。”
然后這個事情就完美的結(jié)束了,沒有在關(guān)系中遺留下任何負面情緒,也因為真實而變得更親密。
記得在我的父母課程中,有很多父母常常會問我,孩子每逢考試,總是很緊張很焦慮,父母該怎么幫助孩子放松點?我就會提醒這些父母們,只有父母自己對孩子的成績和分數(shù)完全放松和釋懷,才有可能真正緩解孩子的考試焦慮。父母們通常會回答,沒有啊,我其實是不在意成績的,其實只要ta努力就好,我沒有給過孩子壓力的。
但事實的真相是,這些父母往往沒有意識到,他們在說這些話的時候只意識到自己傳遞給孩子的一層信息,他們可能真的會用語言表達,寶貝,不用緊張,正常發(fā)揮就好,只要你努力了,考的分數(shù)沒那么重要的??墒歉鄷r候,他們參加家長會之后,或者孩子成績出來之后,又會唉聲嘆氣,或者故作鎮(zhèn)定的旁敲側(cè)擊,“你好好想想你是不是真的盡力了?”“為什么會犯這么低級的錯誤呢?”“馬上要考試了,你還有時間看電視?”他們在傳遞雙重信息給孩子,一方面期待自己成為一個民主開明的智慧父母,一方面又期待孩子不要被主流應(yīng)試體制丟下,焦慮和擔(dān)憂隱隱作祟。當(dāng)父母攜帶著這種隱蔽的壓力來安慰孩子“成績不重要,盡力就好”的時候,是蒼白無力的,反倒會因為信息的混亂讓孩子在緊張的同時變得茫然無措,不知道爹媽到底是在意呢還是不在意,反倒會更加慌亂。
當(dāng)我們在關(guān)系中有一個內(nèi)心深處的需要時,總是會裝飾的很美好很強大,因為不知道什么時候起,對自己這些需要有很多的批判和不接納,覺得如果真實地表達這些顯得很幼稚,自私的或者很矯情,所以往往表現(xiàn)的是開明,無私,豁達,無所謂,然后希望那個人能猜出自己的需要是什么,可是這種期待,坦率地說,對他人的要求太高了,這個世界上沒有幾個人有“讀心術(shù)”的特異功能,縱使我們再愛一個人,也不可能百分百懂得一個人的,因為每個人都不可能百分百地懂得自己。不表達,卻期待對方猜出自己的需要,最后只會讓身邊的人感受到在和你的關(guān)系中深深的無力感和挫敗感,而挫敗感的時間太久,就會滋生出憤怒。就是那句一直憋在心底的話,“你到底想要我怎么樣?!”
所以我見過很多很多人,他們都覺得在關(guān)系中已經(jīng)用盡了全力,卻換來一身的疲憊和破碎的心。
不是他們不用力,也不是不夠愛。是彼此都對自己的了解太少,雙重信息不僅消耗親密關(guān)系,更糟糕的是雙重信息也在消耗自己。騙了別人都不打緊,要命的是最后把自己騙了,就會死的不明不白。
了解自己探索自己是我們一生的功課,一層一層觀察到自己那些相互拉扯的不同信念和需要,我真正想要什么?分辨出哪些東西其實是別人催眠給我,而我誤以為那是我想要的,哪些是我真正想要的。我究竟想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當(dāng)你能夠很清晰的知道在每件事情當(dāng)中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你就會非常有力量而且高效地為你想要的東西去表達去爭取。你周圍的人也會很輕松,他們就會覺得很放心很安心,他們就知道自己該如何回應(yīng)你,一切都很簡單輕松,他們不會困惑,不會有那種不知道該拿你怎么辦的感覺,你所有的關(guān)系都會變得順暢和美好。你傳遞的信息和能量是完全一致的。
當(dāng)你完成這個自我人格凈化和整合的過程之后,你會體驗到前所未有的篤定感,你的內(nèi)心會變得越來越清晰,而清晰就會帶來力量。因為你不會被很多紛繁復(fù)雜,方向互為不同的信念拉扯,你的力量就能夠很集中地使用出來,你想要的生命狀態(tài)就會真正的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