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陪孩子上早教班,老師在課上排列好大大小小的積木塊,按次序叫小朋友去操作,輪到暖上去時他一把將積木都推倒,看到老師措手不及的樣子非常開心,接著幾次,他故伎重演,“成功”的吸引了老師的關注,但也把老師惹惱了,老師收起積木說:“暖暖,你今天不聽話,取消你自由玩玩具的時間。”暖神采奕奕的眼神黯淡下來,接下來的課雖然不再搗亂,但也變得悶悶不樂,呆若木雞。
懲罰,在教育中多么常見。大人們相信要讓犯錯的孩子付出代價,體會到痛苦,他們才會有所收斂,變得更好。于是乎,“棍棒底下出孝子”一度流行,新聞里常出現(xiàn)“父親因為女兒徹夜不歸將其打死”之類的新聞讓人痛心。父母們也都很擅長將懲罰變種升級,除了打罵還有面壁思過、罰不準做喜歡的事,不理不睬的冷暴力之類,大有“你惹了我,我也不讓你好過”的報復意味在里面,有效的是大人發(fā)泄了怒氣,但對孩子的行為并無矯正作用,傷害了親子關系不說還使他們也學會對別人施以懲罰的處理方式。
試想,我們在工作中犯了一個錯誤,被領導狠狠罵了一頓之后,會表現(xiàn)的更積極更努力還是心情低落,到處宣泄,以后想法兒少做少錯或在犯錯后逃避責任?孩子的想法也是一樣,懲罰可能會帶來短暫的效果,但副作用卻在時間中可怕的累積,《正面管教》里提到懲罰造成的四個R,懲罰使孩子可能表現(xiàn)出”憤恨、報復、反叛,退縮“這些是我們想要的嗎?好多父母會對孩子說:“打在你身,痛在我心”的確是這樣,父母痛快打完之后會深深的內(nèi)疚與懊悔,過后又會做出變相的補償。
暖最近很淘氣,尿尿的時候竟然在我面前,直接對著地板亂撒一通,尿完還得意的說:“我又把地板弄濕啦。”氣得我恨不得過去就給他一巴掌。之前他只是會尿出一點點在外面,多數(shù)還能對著馬桶,我說也說了,罵也罵過,現(xiàn)在居然挑釁升級,頓時讓我煩躁得不行,覺得一切方法都白費了,雖然我還站著不動,但心里已經(jīng)對他拍了幾百個巴掌了,在他的行為面前,我差一點如同失控的孩子,條件反射的想著還擊來宣泄怒火。這時我很清楚《正面管教》里關于替代懲罰的正面處理方式,但此時我做不到,糟糕的情緒在侵蝕我的理智,挫敗感讓我給不出半點好臉色,更別說積極的回應。我強壓著怒氣蹲下來看著他說:“媽媽現(xiàn)在很生氣,我想先一個人待一會冷靜一下,等下我們再來解決這個問題。”然后我跑去另一個房間,開始做些家務,消解掉那些沖動的攻擊性,邊做邊思考他的行為是想要告訴我什么?暖見我不搭理他了,就獨自去隔壁房間玩他的玩具。嘴里還咕嘟著:“媽媽,你為什么會生氣……”
讓自己動起來,果然能平復心情,何況我也意識到過去我在他如廁的問題上過于強化,引發(fā)了他想引起我的關注及權利之爭的錯誤目的,這里面可能還有對我訓斥他的報復。但無論如何,如果我控制不住情緒對他懲罰,那同面前這個控制不住自己的孩子又有什么區(qū)別?
讓犯錯的孩子感覺好起來
心情好轉之后,我找到暖,顯然我們兩個都輕松了許多,他在玩了一會玩具后也柔和下來。我?guī)麃淼侥驖竦牡匕迩埃紫驴粗J真的說:“暖暖,我看見地板都弄濕了,你知道我希望你尿在馬桶里的,對不對。”“對。”暖馬上說。我說:”那現(xiàn)在我們還能做些什么呢?“ 暖不假思索的說:“媽媽你去拿拖把,我來把地板擦干吧。”(以前我告訴過他犯錯后的步驟,他很清楚要怎么做)我從陽臺上拿來拖把,他拖得很認真,拖完之后,突然很愉快的說:“媽媽,下次我一定會都尿在馬桶里的哦。”我聽了很驚喜,同時在配合他一起彌補過錯的過程中我們的心情都越來越好。之后他果然在下次上廁所時都尿在馬桶里了。就像《正面管教》里說的,好的感覺帶來好的表現(xiàn),果然如此。
其實大人和孩子,都是如此,這個方法用在夫妻溝通或職場管理上一樣有奇效。也許大家都會擔憂,讓孩子感覺好會獎勵孩子的不良行為,做錯事就要付出痛苦的代價,其實這是很大的謬誤(回顧我們小時候的感受就會明白),將關注點轉移到積極彌補上是讓孩子學會承擔責任,處理自己的過失,從錯誤中學習,從而變得更自信更有擔當。而懲罰因為會招致痛苦,只會導致孩子逃避責任或畏縮不前。
由此看來,在面對孩子的惱人行為時,我們要做的最關鍵的是調整自己的情緒。從戰(zhàn)場中先撤退,把自己從“怪獸模式”中調整回來。學會以如何解決問題來替代追究誰的責任,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學習好這些,我們會成為孩子最好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