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聽孩子更深層的感受
更新于 2014-07-01 ? | 瀏覽次數 0
父母和孩子雙方都在尋求這樣的友誼,它能夠提供足夠的安全感使我們在表達思想的同時也流露出感情。
與我們關系最密切的人通常是這樣的人:他們對我們的愛能使我們表現自己的感情,而不是隱藏。孩子是很容易表現自己內心世界的沮喪時會發(fā)脾氣,害怕時會出汗和發(fā)抖,傷心時大哭。能得到父母傾聽的孩子,在幼年會常常哭泣和發(fā)脾氣,這些都屬于消除緊張與困惑情緒的自然過程。孩子的恐懼和悲傷就好比他們身上多余的負擔,會影響孩子的注意力。如果孩子能充分地裸露并甩掉它們,就能重新恢復他那有愛心的、信心的與人合作的本性。
允許孩子表露情緒,直到他平靜下來,對孩子是很有益的。
我們對待孩子的情緒流露的典型反應是“采取措施”助他恢復平靜。之所以這樣是因為我們成年人非常擔心孩子會變得沒理性,不能正確的處理事情。然而我們的做法卻是南轅北轍。事實是,當有人給予起碼的關心肯定和尊重時,孩子的情緒流露肯定會改善他的觀察力和自信心。
孩子開始哭或發(fā)脾氣時,很重要的一點是父母要和藹持續(xù)地傾聽,親切地留在孩子身邊,溫和地撫摩或摟住他,講幾句關心的話,但不要多。例如,“再多告訴我一些”“我愛你”,“發(fā)生這樣的事我很難過”。例如你在此時說話說得太多,你就會在這種交流凌駕于孩子之上,不能傾聽孩子的話。
如果你能聽聽孩子的想法,而不是企圖“糾正”他,那么孩子會深深地感受到你的關心。孩子把自己的情緒通過發(fā)火或哭喊發(fā)泄出來后,會重新注意你和他周圍的情況,而且一般說來,他會感到輕松和精神煥發(fā)。跟隨著孩子的淺笑或哈欠而來的暴風驟雨似的哭泣,常常預示著孩子正在重新調整自己的意識。
當孩子感到緊張或孤獨時,他可能“制造”一個情況,以使父母不得不對他的行為給予限制。一旦父母定出合理的限制,孩子就會乘機哭鬧發(fā)脾氣,從而消除他感受到的緊張。假如此時父母能給孩子幾句使他安心的話并耐心傾聽他,他就能擺脫惡劣的心境,變得情緒放松,明白事理,接受父母制定的限制。不過,如果孩子身上已積累了大量的不安,憤怒或不信任感,那么他就得經過若干場哭鬧才能消除掉足夠多的情緒積累,從而意識到父母是愛他的。
許多父母發(fā)現,傾聽孩子哭泣或發(fā)脾氣而不是要求他“恢復正常”的做法,實際上要比試圖控制并轉移他的注意力或強迫把情緒壓抑下去更容易,也更有好處。孩子哭泣和發(fā)脾氣的時候會感到自己的世界已經崩潰,此時你向他傳遞你的愛,這是最好的時間。當你留在他身邊,不提任何要求,他遲早會修整好自己的世界,而你對他的關懷會成為這個世界中充滿活力的一部分。如果在他情緒最糟時你仍對他關切,他會深深地體會到你對他的愛。
定期地給孩子“專門時間”,意味著你開始尊重孩子的判斷力,開始傾聽到他急于擺脫緊張及其他的感受。開始“傾聽”幾乎對于所有的父母都非常困難。我們現在學著要給予孩子們的關懷與“傾聽”,我們大多數成所人自己都不曾到過。在這陌生的領域中,我們會感到不舒服。但是,孩子的反應就是我們的向導。每一次耐心地傾聽他們的哭訴,每一次充滿探索或笑聲的“專門時間”,都會說明:我們尋求的與孩子之間的愛和信任正在得到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