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咨詢:與孩子共情,我們真的做對了
更新于 2021-09-14 ? | 瀏覽次數 0
#心理咨詢#
Empathy(共情、同理心),在許多英文翻譯的心理學或家教書中會看到譯者把它翻譯為:同情心、移情。了解心理咨詢的朋友就知道,共情/同理心、同情心、移情是三個不同的概念。
在大家日漸關注各類育兒方法的同時,也留意到眾多方法都會提到“同理心”這個高頻詞,許多父母也在有意地嘗試變得更有同理心,去理解孩子行為背后的情緒和想法。可是,這個概念,以及背后的方法卻不容易掌握。
今天推送的這篇文章,文章有點長,但絕對值得收藏閱讀。本文細致地總結了在與孩子共情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的誤區(qū),詳盡地介紹了什么是共情,如何變得更有同理心。文章的最后,還找來了一個生動有趣的視頻(視頻在騰訊視頻上)。
看完文章和視頻之后,相信大家一下子就開竅了。
共情對很多家長來說早已不是新鮮詞了,可是為什么好像很難做到呢?或者,家長覺得自己明明已經在共情了,可孩子卻一點都不買賬,甚至可能行為上還變本加厲?
就在前幾天,有位媽媽和我說到,孩子當天生病了沒去幼兒園,要看動畫片,約好了看2集,結果看完了還要看,被強制關機后開始大哭。媽媽給孩子講了道理,孩子也承認錯誤了,可是緊接著晚飯也不吃。本來晚上是吃餃子,可孩子非說要吃米飯,一會又要雞蛋,給了雞蛋又說不要,總之對著來,氣得媽媽打了他的屁股。過后這位媽媽很困惑地問我:難道我共情還不夠嗎?這樣的困惑,我相信不止一位家長有。那究竟什么才是共情呢?如何才能做到共情?
在明確什么是共情之前,我們先要了解什么不是共情圖片
共情≠講道理說教
當孩子有情緒時,盡管家長很想和孩子的情緒連接,可心中總是記掛著要去“糾正”孩子的行為,一心兩用的情況下,常常就會自覺或不自覺地開始說教、講道理。思想家、教育家盧梭曾說過,世上最沒用的三種教育方法就是:講道理、發(fā)脾氣、刻意感動。許多家長已經知道,打罵只是短期有效,長期使用會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不利于孩子獨立人格和情商的發(fā)展。講道理,聽上去比打罵好多了,可為什么還是難以和孩子建立連接呢?
這首先是因為,當孩子陷入負面情緒中時,大腦處于非整合狀態(tài),其負責思考的部分已經無法有效進行工作。這時,父母說道理,孩子往往很難聽進去,即使聽到了,也很難理解和消化,更別說心悅誠服地執(zhí)行。
其次,在講道理時,家長和孩子的地位往往是不平等的。因此,一旦開啟了說教模式,再有道理的言語也變得乏味,難以接受,更容易讓孩子覺得“你根本不理解我”,激起孩子的反感和逆反。因此,一旦覺察到家長開始說教,有些孩子會爆發(fā)更多的負面情緒,沖家長發(fā)火;有些則自動關閉了聽覺通道,讓自己好受一點;最糟糕的是,有些甚至需要隔離自己的感受,才能讓自己有喘息的空間。如果這樣的情形重復發(fā)生,慢慢地就會變成一種自動化的反應模式。
習慣于隔離自己感受的孩子,長大后會顯得特別漠然,對自己和對別人的情緒反應都失去覺察。而對講道理有許多逆反情緒的孩子,長大后會特別喜歡反駁別人。不管多么中肯的道理,他總能找出其中的漏洞和別人理論,已經不是為了真理而辯。
而他們的潛臺詞,其實只是那個小時候在心底環(huán)繞了很久卻沒能發(fā)出的聲音:“你不能制服我”。因此,當孩子有負面情緒時,家長一開始講道理,無意中就已切斷了與孩子連接的橋梁。
共情≠同情
共情和同情,一字之差,意思卻大相徑庭。雖然兩者都是在傳達愛,然而,同情的本質是憐憫。如果家長對孩子施以同情,則兩者在地位上仍然不對等。施者很難感覺到這種不對等,但對于受者來說,由于其不對等,就很難感受到全然的被尊重和真正的共鳴。
由于這種意識上的不對等,同情將對方放在了一個較低的位置上,無形中矮化了對方,會挫傷對方自我振作的力量。生活中常能見到,有些孩子摔倒以后,本來自己已經要爬起來了,可是旁邊的大人一看,“哎呀,怎么皮都擦破了,太可憐了!”結果孩子一屁股又坐回去開始哭起來。因此,同情也會對建立真正平等的連接產生阻隔。
共情≠比慘
共情既然不是同情,不是居高臨下,那有些人就說,我看到你很慘,我讓你知道我比你更慘,你感覺會不會好點?
基于這樣的想法,我們在聽別人訴苦的時候,為了安慰別人,有時會把自己的陳年舊賬也拎出來翻一翻,會說:“你這個不算什么,我那時……”讓對方知道,我們不僅經歷過這樣的苦,甚至比她還更苦。
這樣做的效果如何呢?我們在家長課堂上也會做這樣的實驗。有些參與者感覺會好一些,但更多參與者會覺得,明明我在說我的感受,不知道怎么回事轉移到你的感受上去了?好像我的感受不值一提,我并沒有被真正地傾聽。因此,在這種情形下,溝通雙方的地位仍然不對等,關注點依然不是在對方身上,很難幫助對方疏導情緒。
共情≠放任行為
還有些人會認為,既然要共情,我需要理解孩子,而孩子的做法都是事出有因,因此我必須無條件地允許孩子的行為。這種想法,是把情緒和行為混為一談了。接納情緒,不代表要允許所有的行為。如果孩子的行為傷害到自己、別人或環(huán)境,依然需要有適當的引導。家長需要多傾聽孩子,去找出孩子行為背后的原因,還需要和孩子一起去探索,除了這么做,是否還可以有更好的選擇。
共情≠給建議
給建議也是共情中最常遇到的障礙。常常,煩惱的妻子只是想發(fā)發(fā)牢騷,可是理性的丈夫一聽,馬上開啟打獵模式,“這肯定是你哪里沒做好。下次你遇到這種情形,應該這樣才行……”結果兩人不歡而散。
在家長課堂上,家長們還反饋,這樣給建議的結果,還往往招來對方的反駁。“這個建議我試過了,沒有用。那個我也試過了……”不但情緒沒有得到緩解,而且由于許多方法試過且不奏效,反而增添了更多的沮喪。
這在親子關系當中也是一樣的。正常情況下,家長是能夠覺察到孩子已經在負面情緒當中的??墒?,許多家長為了盡快平息孩子的情緒,還沒來得及和孩子建立連接,就已給出了一堆的建議。當這些建議不被孩子采納,孩子的情緒開始升級時,家長又會陷入焦灼的情緒或是評判當中,要么否定孩子:“這孩子怎么這么倔”,要么自我否定:“我怎么連這種小事都搞不定”。這些情緒和評價,都阻礙了家長去感受孩子的感受,建立真正的連接。
共情≠解決行為問題
我們在課堂上講解共情做完練習之后,家長常常會有這樣的困惑:我是連接了孩子的情緒,可是問題還是沒解決?。』蚴?,我已經用了共情了,可孩子還是那樣干怎么辦?必須澄清,共情的首要目的不是用來引導孩子的行為。孩子具有天然的覺察力。如果家長在共情的時候懷著要搞定孩子的想法,往往會招致失敗。共情是什么?如何才能做到?
讀到這里,也許你會覺得,共情怎么這么難,這也不行,那也不對,到底要怎樣?
其實,共情是我們與生俱來的能力。在孩子的嬰兒時期,父母如果帶著負面情緒靠近孩子,很多時候并不需要說什么,孩子就已經能夠有所覺察,從而表現得困惑、緊張、煩躁。只是隨著我們慢慢長大,理性思維漸漸占了上風,對于情緒的細微感受力反而沒那么重視了。
可是,在人與人的相處中,共情又是如此重要。有共情能力的人,往往能夠最大限度地理解別人并贏得別人的理解,因此更能和自己、和別人愉快地相處。在親子關系中,共情是家長與孩子情感連接的橋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人本主義心理學派的代表人物羅杰斯,也即共情這個概念的提出者指出,共情是一種體驗別人內心世界的能力,而別人的情緒是進入其世界的鑰匙。圖片
不同,就是相同的反面,每個人都不同于別人,而且獨一無二......
那么,如何經由別人的情緒去體驗其內心世界呢?
我把這個過程歸納為覺察、接納、傳遞三部曲。
共情要求家長放下自己的評判和情緒,全然地和孩子在一起,進入孩子的世界,去感受孩子的感受,也就是所謂的“設身處地”。在感受中,家長會對孩子的情緒反應有覺察,既去覺察孩子直接用言語表達的內容,更要覺察孩子非言語傳遞的信息,比如孩子的聲調、語速、表情、動作、身姿等等。此外,還需要覺察孩子產生情緒的導火索,以及孩子想說的潛臺詞究竟是什么,也就是孩子的需求或愿望。因此覺察是第一步。
帶著這樣的覺察,家長接著需要學會接納孩子的情緒,不管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家長需要讓自己成為一個穩(wěn)定的容器,能夠去抱持孩子情緒的涌動。在這樣的抱持中,孩子明白自己是安全的,情緒是被接納的,而不需要擔心自己被否定或拒絕。通過接納,孩子和家長的情緒就可以對接并流動起來。
當家長可以穩(wěn)定地和孩子的情緒對接,接下來家長就可以向孩子傳遞理解,讓孩子知道,你是被看見的。有時可以通過語言的方式,比如正面管教的共情工具中所講解的:媽媽知道你現在覺得(感覺詞匯),是因為(情緒的導火索)。要是(孩子的愿望)就好了。而有時,只是需要會心的一個眼神,一個微笑,一個擁抱,或是一個牽手。
聽見溫暖的話......蜷在小床上受到愛撫,像一只小鳥縮在巢里。媽媽的眼睛里,有全世界的溫柔。
在這樣的傳遞中,孩子得以充分體驗自己的情緒,并確認自己被理解。在許多情況下,孩子一旦知道自己已被看見,情緒就會慢慢地淌走了。
共情雖有一定的句式可以參考,但我不建議生搬硬套。更重要的是,體驗你的世界,如同我的世界。如果我們能夠真的做到這一點,我們一定會知道,孩子在那個當下的感覺怎樣,想法和需求是什么。
舉個例子,我的孩子陽陽快三歲時,有陣子晚上老是鬧著不肯上床睡覺,而且經常會給出一些讓人無法拒絕的理由,比如說,我餓了呀,我渴了呀,之類的。以前我就會問他:“噢,那你想喝水嗎?你要吃什么?”可常常東西拿來他又不吃了,有幾次差點都把我惹毛了。
當時我也覺得很苦惱,孩子明明已經困得東倒西歪了,為什么就不想上床睡覺呢?后來我嘗試代入他的角色,才突然意識到,他的情緒根本不是來自于他所說那些需求,而是“我入睡有困難,需要協助”。
之后有一天晚上,陽陽又開始鬧覺時,我就說:“嗯,你是不是有點困但又不太想睡覺啊?”他說:“嗯,不想睡覺。”我接著說:“的確是,有的時候想睡卻睡不著是挺難過的。”他聽了這句話之后,就躺在我懷里,身子軟下來了。我又接著跟他說:“要是媽媽牽牽你的手,摸摸你的背,你會不會感覺舒服一些?”他沒怎么回答,我就把他放在床上,牽著他的手,摸著他的背,結果沒一分鐘,他就睡著了。
從這個小小的例子可以看到,共情有時就會像點-穴一樣,一旦說中了孩子的感受、原因和愿望,他的情緒就會流動起來,孩子就不需要用這部分能量來攻擊自己和別人了。前面說到,共情不等于解決問題。但神奇的是,當我們能夠做到不帶評判的傾聽,去進入孩子的世界,和孩子同頻之后,很多家長會發(fā)現,原先家長和孩子一直糾纏的問題往往就迎刃而解了。
......聽見別人對你說安慰的話,柔軟的像蜂蜜,溫暖得像搖籃曲,整個人便會安靜、舒服、放松下來。
所以,要做到真正的共情,我們還需要經常問回自己
● 我對孩子是否有不帶評判的尊重?
● 我是否承認孩子是獨立于我的個體?
● 我是否在心底承認我們的地位是平等的?
● 在共情之前,我是否已擦亮我心靈的鏡子?
我們把共情比喻為照鏡子,也就是,如其所是地去映照對方的情緒。當我們能在另一個人的眼中看到自己情緒和內在需要時,我們就能夠更有力量來調整自己。這對于家長的要求非常高,所幸,這也是可以學習的。家長可以學習如何擦亮自己的這面鏡子,在需要的時候不但可以照亮自己,還可以照亮孩子。
如果家長自己處在情緒當中,就不要急于和孩子共情,而需要先和自己的負面情緒做這三部曲,覺察、接納、傳遞。“我看見你了。謝謝你來告訴我,我有一些需求沒得到滿足。我理解了,我愛你。我會和你一起,為我的需求負責。”也就是,讓自己先暫停下來,允許自己和負面情緒對話,看看它是想告訴自己什么,自己真正的渴望是什么,然后在情緒的流動中慢慢地去調整它。
河南領先心理咨詢尊重原創(chuàng),旨在分享,文章屬于原作者,根據網絡資料整理如涉及版權,請及時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