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讓人對關系失去信心的,是一些看起來「微不足道」的小事。
之前有個讀者跟我們講,自己的愛情完蛋于一件被拖走的家具:總覺得也沒什么原則性的大問題,直到有一天他不顧我的一再反對,不經我認可就把一件我心愛的家具從家里拖走了。這讓我想到之前看心理治療師埃絲特·佩雷爾的一個訪談,她提出的一個觀點讓我印象很深刻:在親密關系中,不是只有「出軌」才是背叛:漠視對方的需要、違背承諾、情感和身體上的暴力……這可能都是背叛。出軌只是傷害伴侶的一種形式而已。關系中發(fā)生的一件事,徹底改變了你對這個人的信任,摧毀了你對關系的過往認知。如果你也有過這樣的經歷,那你可能經歷了「依戀傷害」。依戀傷害( attachment injury ),是指親密關系中的個體在需要支持的關鍵時刻,感知到的被對方拋棄、背叛的感覺( Johnson,1999;Millikin,2001 )。比如出軌就是最明顯的一種背叛。除了出軌,依戀傷害還有很多表現(xiàn):比如一方生了大病、或者家庭遭遇重大變故時,沒有得到伴侶的支持和照顧;比如在懷孕、流產的特殊時期,沒有感受到伴侶的關心和重視。它甚至可以是一些在旁人看來微不足道的小事:比如在需要一個擁抱的時候沒有得到,結婚紀念日對方一直在加班一個電話也沒打。很有可能,關系里的一方還毫無意識呢,另一方已經「哀莫大于心死」了。有人可能會問了:出軌也是依戀傷害,沒有抱抱也是依戀傷害,這個傷害究竟是怎么界定的呢?那我有天工作忙忘給女朋友打晚安電話,就是背叛她了嗎?是有點難理解。我們先來看幾個發(fā)生在家庭治療案例里的「依戀傷害」場景( Johnson&Millikin , 2001 ):妻子在丈夫一家人照全家福的時候,不小心被遺漏了。這極大地改變了她對夫妻關系的認知,覺得自己在對方眼里不重要。因為當時她剛剛移民到這個新的國家,除了丈夫,誰也不認識。一對夫婦來咨詢,丈夫抱怨妻子不陪他一起參加活動,當他在咨詢師的鼓勵下請求妻子的擁抱時,妻子爆發(fā)了,講起了 16 年前的一件事:那是個冬天下午,他下班回來,看到她生病了,情緒低落,還要照顧 3 個孩子。她請求他抱她一會兒,但丈夫卻出去了,打了很久的電話。就是在那一刻,妻子在內心發(fā)誓:再也不會向他尋求安慰了。莉莎在流產的時候,一個人在浴室,周圍都是血。這個時候丈夫鮑勃走了進來,她好希望他能蹲下來,抱著她,安慰她照顧她。不要叫別人,就他們倆在一起。但鮑勃看起來很冷淡,他走出去打電話,讓姐姐送他們去醫(yī)院。當她哭的時候,他會走出房間。盡管姐姐和丈夫都在身邊,她卻覺得她只能靠自己度過這個喪失的時刻。那是一種強烈的、被拋棄的恐懼感。你會發(fā)現(xiàn),在這些依戀傷害的案例中,「發(fā)生了什么」并不重要,當事人「感受到了什么」才重要。除了當事人,沒有人能判斷一個具體的行為是不是「依戀傷害」。感受就是最大的真實。痛苦用不著比較,感情也沒有對錯之分,當你在本來期待得到高度支持的親密關系中感覺到需求被漠視,當你在本應有高度安全感的關系中體驗到了被拋棄和孤立的感覺,「依戀傷害」就已經發(fā)生了。是的,依戀傷害很有可能是對方的無心之失,但卻會給當事人、給關系帶來切切實實的傷害。下面是它可能會帶來的影響:深層的依戀關系是一種高度信任的關系( Hazan et al.,1999 ),當我們決定進入和維系一段關系時,我們都存在這樣的信念:而依戀傷害的發(fā)生打破了這個信念,這意味著,維持你們紐帶的核心信念被摧毀了。你會開始拒絕信任對方,向對方表露脆弱;當你需要信任或依賴你的伴侶時,你會感到很痛苦。就像那句話所說:最難過的不是你騙了我,而是我再也無法信任你了。因為過往信念的破碎太痛苦,一個人往往會向內尋找原因,并因此懷疑自我價值:越來越多的研究認為浪漫伴侶的背叛是一種人際關系創(chuàng)傷。30% 到 60% 的被背叛者經歷了具有臨床意義的創(chuàng)傷后應激障礙 ( PTSD )、抑郁和焦慮癥狀( Lonergan et al.,2020 )。受傷的伴侶可能會出現(xiàn)創(chuàng)傷后應激障礙的特征癥狀:比如圖像和感覺的閃回、侵入性記憶、逃避和麻木、過度思考、過度防御等。有研究對 4 位遭遇依戀傷害的女性進行了深入訪談( Cate Pelling ,2004 ),發(fā)現(xiàn)依戀傷害事件也可能是一個自我意識覺醒的契機:比如意識到自己在關系中的不對等付出,向外建立更能帶給自己滋養(yǎng)的關系。如果不能及時察覺和處理,依戀傷害很可能給關系造成持續(xù)的負面影響:關系雙方會不愿意有過多情感投入,溝通無法進行,沖突加劇,重新回到信任和親密的狀態(tài)也就難上加難( Johnson ,2004 )。情緒聚焦療法( EFT )指出:遭遇依戀傷害之后的關系,很容易進入一個「一方追一方逃」的消極互動模式:受傷的一方會經常提到這件事表達指責,另一方會進入防御姿態(tài),不正面回應。而兩個人處理依戀傷害的方式,直接影響了關系會往什么方向發(fā)展。如果負面循環(huán)一直發(fā)展下去,信任依戀關系也就越來越沒有了修復的可能。情緒聚焦療法( EFT )是被證明可以有效解決依戀傷害問題的方法,研究發(fā)現(xiàn),通過 EFT 走出來的夫婦大多獲得了更為深層的親密體驗( Susan, 2006 )。如果還沒有接受夫妻治療,這些建議也許能在生活中幫助到你:1.不需要把自己放在「受害者」的位置之上。接納這件事給自己帶來的傷害,同時認識到:你永遠有選擇去做一些事情,讓自己感覺更好。2.認識到消極的互動模式,想想這是自己想要的結果嗎?如果不是,你想要的是什么呢?3.重構傷害事件對自己的意義:除了傷害,你從中有什么收獲嗎?比如意識到關系中的不對等?看到了自己一直被忽視的需求?5.建立新的關系紐帶:通過練習理解、表達自己的情緒和需求,建立新的支持性的關系。1.現(xiàn)在就回應,之后再解釋:傾聽伴侶的痛苦,不要急著打斷、否認。嘗試理解,盡管有點難。2.讓對方知道你很抱歉:通過表達,讓對方知道你在乎 ta 的感受。3.讓對方知道,你會努力,不會讓同樣的事情發(fā)生第二次。4.在對方愿意的前提下解釋:當對方在情感上開始接納你時,問問 ta 是否愿意聽你解釋。講講你當時是怎么想的,可以幫助澄清和修復。5.警惕復合傷害:修復之后,如果伴侶再次感到了相似的傷害,信任會更難修復。如果你在意這段關系,不要讓它發(fā)生。畢竟,沒有人愿意被傷害兩次。根據(jù)情緒聚焦療法( EFT ),接受咨詢的夫婦/情侶會經歷 8 個步驟:1.受傷的一方用一種高度情緒化的方式講述依戀傷害事件,攻擊和指責很有可能出現(xiàn)。比如上文案例中,在丈夫想要抱抱時突然爆發(fā)的妻子。2.被指責的一方會進入防御模式:否認這件事,否認這件事的嚴重程度,或者直接拒絕討論。3.受傷的一方開始從單純的情緒發(fā)泄進入了更為冷靜的階段,開始跟情緒相處/對話,看到情緒后面未被滿足的需求。4.被指責的一方開始傾聽和理解這件事對對方意味著什么。5.受傷的一方開始做出嘗試:不再指責,而是說出這件事給自己帶來了什么感受,向對方袒露自己的脆弱。6.傷害的一方會感到同情、遺憾、后悔,承認自己給對方帶來的傷害,肯定對方的感受。7.受傷的伴侶再次嘗試信任依賴對方:比如表達自己想被安慰、被照顧的愿望。8.傷害的一方即時給予對方所需要的回應,修復傷害事件。在這個過程中,3 和 5 被看成是促進修復的關鍵階段,咨詢中把這個過程中發(fā)生的變化叫「軟化」:你可以理解成,受傷的伴侶開始走出硬邦邦的情緒的殼子,觸碰到殼子底下自己脆弱的部分。并愿意把脆弱袒露出來。重建后的信任跟最初的信任不同。那可能是一種更成熟的信任,而不是無條件的信任。它植根于現(xiàn)實。這意味著我們在理解彼此的基礎上,再次有能力容忍未知,與我們永遠不會知道的東西一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