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轉主格:性心理障礙分析-1
更新于 2014-02-25 ? | 瀏覽次數 0
性心理障礙指具有異常性行為的性心理障礙,這些人對正常的異性性生活沒有欲望,卻對病態(tài)性性行為具有強烈的欲望,且反復發(fā)生。特征是有變換自身性別的強烈欲望(性身份障礙);采用與常人不同的異常性行為滿足性欲(性偏好障礙);不引起一般人們性興奮的人物或情景,對病人有強烈的性興奮作用(性指向障礙)。除此之外,與之無關的精神活動均無明顯障礙。不包括單純性欲減退、性欲亢進及性生理功能障礙。
一、概述
青春期在性激素作用下,身體會發(fā)生引人注目的變化,尤以生長迅速及性器官、第二性征發(fā)育顯著。隨著性生理的發(fā)育,青少年的性心理也隨著發(fā)展,性興趣日益增長,但社會和文化要求其能夠適當控制和應對,這是當今青少年必須面對的現(xiàn)實和社會應當關心的問題。性心理的復雜性和性問題受到文化背景、倫理道德觀的制約,以及特有的隱秘性,加上人類的性變量的實驗可控性和可評估性難以掌握,使得有關研究比較困難。
二、對性的認識
性活動是關系人類生存的一種本能活動。人類通過生殖功能使種族和社會綿延,并且依賴性功能的生物、心理、社會方面的成長和發(fā)展,使得種族和社會能夠穩(wěn)定和發(fā)展?,F(xiàn)對性和性問題的有關觀點,作簡要介紹如下:
1、精神分析學派
弗洛依德(S.Freud)認為:潛意識之中的性欲原始動力(性內驅力)是利必多(libido),其既可能得到滿足,也可能被壓抑,或者以被社會允許的方式得到疏泄。這種內驅力的滿足或挫折對人類的行為有重要影響,性本能的沖動對于精神障礙的病因、人類的行為動機都有不容低估的作用。并反復指出人類文明要以人的性活動的一些限制為代價才能進步。
2、行為主義學派
認為行為是通過遺傳信息和所處的環(huán)境互相作用而表現(xiàn)的,因此正常及不正常的行為都可以通過訓練建立或改變。例如多數性心理障礙(性變態(tài))是由于性興奮與無關刺激,通過條件化機制結合而成。研究表明,性欲的滿足不一定要通過異****配,也不一定要通過性器官的接觸(****)來實現(xiàn),這對研究性病態(tài)性提供了實驗依據。
3、性的新認識
(1)、關注性的正確回歸:50年代末,在西方國家為了對抗傳統(tǒng)的性禁錮,產生的“性革命和性解放”,造成了性泛濫,引發(fā)了一系列社會問題,戀愛、婚姻、文化、價值觀等方面出現(xiàn)畸變,特別是以艾滋病為代表的性傳播疾病的迅速蔓延,引起了人們的重視,使人們終于關注性的正確回歸問題。
(2)、重視性知識教育:我們民族受到封建的傳統(tǒng)觀念、舊的習俗風氣根深蒂固的影響,人們性知識的貧乏造成了許多不該發(fā)生的事情。而當前因加強了國際交流,部分國人受到性自由、性解放的影響,又出現(xiàn)性放縱,使兩者形成尖銳的矛盾,并出現(xiàn)了一系列的社會問題。性健康既依賴于生物學因素,也依賴于心理、社會因素。正確認識人類性行為的生物、心理、社會屬性,是人類社會文明的重要標志。
三、青少年時期性心理的發(fā)育
現(xiàn)代科學研究證實,性活動在嬰兒出生后就開始了,只是性意識內容和表現(xiàn)形式十分幼稚和處于萌發(fā)狀態(tài),但可能是成年性行為形成的重要因素,也是許多成人性問題的心理基礎之一。
Freud對嬰幼兒提出了與人格發(fā)展有關的三階段假說,每一個階段都有一個與之相適的身體的特定區(qū)域,稱為動欲區(qū),共同特點是性的沖動不指向他人,而指向自身尋求快感。
1、口欲期(0~1歲)
Freud認為在此期嬰兒的口腔是一個動欲區(qū)。嬰兒的需要與感覺集中在口部,最大的本能需要是食物,通過吸吮母親的乳頭和被撫抱得到快感。因此,常見到一些幼兒通過吸吮手指獲得滿足快感的需要。嬰兒如在口欲期發(fā)展受挫,長大后人格可能出現(xiàn)偏離,如缺乏信任和安全感。反之,過多的滿足也可能發(fā)展成一種過分依賴的人格。
2、肛欲期(1~3歲)
Freud認為在此期嬰兒的肛門是一個動欲區(qū)。幼兒開始注意到自己的生殖器官,并能自我體會到觸摸時的快感。這個時期也是識別自身性身份時期,在2歲左右能初步認識自己的性別身份,這時父母要注意其男、女不同性角色的培養(yǎng)。
3、生殖器欲期(3~6歲)
這個時期兒童會從自己的生殖器上獲得快感,有時以手觸摸的方式獲得,開始發(fā)現(xiàn)兩性之間生殖器的差異,并對成人及其他兒童生殖器產生好奇感,這種好奇感可持續(xù)到8~9歲,而且出現(xiàn)與性有關的游戲及對性的探究行為。同性兒童之間的性游戲,甚至異性兒童之間的性游戲是成長過程中的正常現(xiàn)象,父母不應采取懲罰或恐嚇態(tài)度,應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與其年齡相適應的性教育。
4、性欲潛伏期(6歲以后)
兒童的興趣不再集中在父母和其他人身上,而是轉向同性伙伴,具體分為:
(1)、疏遠異性期:由于社會各種壓抑性意識和性活動的倫理道德觀念開始滲透到兒童的意識之中,感到以前與性相關的行為(如性游戲等)是社會和家長不允許的,因此產生羞恥感。男女孩子之間的關系開始疏遠,同性孩子之間的交往加深。
(2)、愛慕異性期(13~16歲):在初中、高中低年級階段,對異性逐漸產生好奇和好感,但大多不是針對特定的某個異性,而是一種泛化和朦朧的憧憬,因此不是早戀。女性進入青春期的年齡為12歲左右,男性為14歲左右。這時家長、老師要正確理解和引導異性間的正常交往,有利于少男少女心理健康成長。異性之間有好感不等于戀愛,但可以發(fā)展為戀愛關系,需要掌握好分寸。因為此時期青年人的激情有余,穩(wěn)定性不足,其愛慕的對象有不穩(wěn)定和易變動的特點,因此不提倡早戀。應鼓勵孩子間友好交往,努力學習。
5、戀愛期
青年男女由泛化的對異型的好感開始,轉向對某一特定異性產生愛情,經過一段時間的交往,對戀愛對象的學識、興趣、家庭等加以綜合思考,進而產生對其內在品質的評價,如果認為是自己可以信賴和愛慕的人,愛情就會進一步發(fā)展,再經過一段戀愛生活,彼此加深了解,如有可能就會結合成家。
四、病因和病理機制
1、青少年的逆反心理和異****往
青年人由于交往的擴大,獨立意識增強,常會展現(xiàn)獨立的個性,難以承受教育者的指導和要求,有時會引起其反感。但由于青年人認知事物的思維偏頗,有時會對任何指教(包括正確的指教)都會產生否定的想法,表現(xiàn)出非理性的思維傾向。在現(xiàn)實生活中,表現(xiàn)為青少年對老師、家長及某些事物處理產生逆反的情緒及行為,尤其在交友、戀愛、婚姻問題上更為突出。例如,異性間的友誼交往,被橫加干涉指責為早戀,產生逆反心理后,使其交往更加親密和更加隱蔽。逆反心理在某些情況下也存在積極的因素,從求異思維的角度看,是探索科學真理不可缺少的心理因素,如果引導得法,有利于發(fā)掘青少年的創(chuàng)造潛力。
2、青春期的心理****
(1)、生理發(fā)育成熟與知識準備不足的****:
青春期性器官與性機能發(fā)育成熟導致青少年性生理、性心理的一系列變化,因此迫切需要了解有關知識。但是當前學校及社會在這方面的教育極不充分,造成青少年因性知識的貧乏。青少年的渴望,學校教育的不足,家長和老師的閃爍其詞,更加深了性的神秘感,刺激了青少年的好奇心,因此通過傳借讀物等非正常渠道獲得性知識。為各種淫穢制品造成可乘之機。
(2)、性需求與性壓抑的****:性需求是指生理和心理方面的需求,是性器官及其機能發(fā)育成熟和人的本能表現(xiàn),并隨性器官的成熟和外部環(huán)境中各種刺激而被加強。然而人是社會的成員,必然要受到社會道德規(guī)范的制約,這種需求和控制之間的矛盾就會形成****。如果性驅動沖破了理智的防線,便造成性行為的失控,嚴重者便出現(xiàn)性罪錯行為。
(3)、對異性愛慕與自我克制的****:
青少年對異性產生好感和愛慕的傾向,是一種正常的心理需求,但來自家庭、學校和社會的輿論,往往使其遭受非難,因而給青少年造成很大的壓力,甚至產生自責感。
(4)、性角色期待與現(xiàn)實的****:
青少年往往期待發(fā)展成與自己相適應的生理、形體和行為方面的理想特征,但現(xiàn)實與理想總是有一定的差距,尤其以第二性征方面的矛盾更為突出,即不一定能達到俊男、淑女的標準。這種****經正確引導,可以使青年男女接受現(xiàn)實,更多地追求內在美,保持心態(tài)平衡;否則可能導致心理挫折,甚至心理障礙。
(5)、早戀:
早戀的年齡界限目前尚無定論,根據我國社會和文化傳統(tǒng)、民族風俗等綜合考慮,一般認為中學生談戀愛應視為早戀。早戀與青少年性意識的出現(xiàn)與性生理成熟有關,這可以使生理、心理和社會條件尚不成熟的少男少女出現(xiàn)早戀問題。
(6)、性自慰:
用性自慰來代替過去的“手淫”一詞,避免了后者的貶義。性自慰是人類心理發(fā)育中的一種正?,F(xiàn)象,是指以手或某些器具觸摸自己的生殖器,是宣泄性欲的一種正常途徑。性自慰在青少年十分常見,男孩多于女孩,大多數在性自慰后性緊張得到緩解,因此青年人的適當性自慰對健康無害。但是,有相當多的人受不科學的傳統(tǒng)觀念及性知識貧乏的影響,認為性自慰是不道德和不健康的行為,在性自慰后出現(xiàn)自責、恐懼、羞于見人的錯誤想法,并由于心理上的壓力引起軀體不適及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失眠、厭食等癥狀。值得指出,不良的環(huán)境、情緒矛盾常??蓪е聝和l(fā)生性自慰行為,作為消除焦慮情緒的一種手段,如果父母對兒童的這種行為嚴加懲罰,結果會適得其反,常常會導致更頻繁地撫弄、觸摸自己的生殖器。
3、性心理障礙的病理心理和發(fā)病機制
從病態(tài)心理學角度而言,病態(tài)性行為屬于幼年性經歷的再現(xiàn)與延續(xù),以及缺乏排解心理困難和應變能力所致。有的自幼年起病態(tài)性行為一直延續(xù)至成年,以男性為多。這類人的個性特征是,多數不善于人際溝通,不善于與異****往,在異性面前表現(xiàn)羞怯、靦腆,這種拘謹的個性會導致對面臨的困難缺乏應變能力。因此,病態(tài)性心理的發(fā)病條件為幼年性取樂經歷,個性特征及創(chuàng)傷性心理誘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