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自殺的孩子的父母都忽視了什么?
更新于 2023-11-01 ? | 瀏覽次數(shù) 0
親愛的朋友,今天的話題有點沉重。
一個警察講了一個16歲的少女自殺的故事,他有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
“躺在備勤室床上,我禁不住地想象,那個孩子翻身入水最后的時刻。橋上到水面有近一百米高,我一個成年的男人都無法邁出最后一步,到底是什么痛苦,能比這些更讓人絕望呢?”
每一種看似不可思議的事情,都有它發(fā)生的緣由和機制,我們不能保證我們經(jīng)歷了同樣的事情還能成為正常人,我們不能保證我們經(jīng)歷了別人的生命,還能活得比她好。
世界上沒有什么不能被原諒,
沒有什么是無緣無故發(fā)生的。
最近的新聞五花八門,但是關于孩子的,尤其是讓人痛心的消息,總是能一下子揪起我們的心。
前一段,17歲少年跳橋的事件,那一聲嘆息還未平復。
近日,重慶市魯能巴蜀中學一女生何某,在家中跳樓自殺,原因也是與母親發(fā)生激烈爭吵。
無獨有偶,江蘇鹽城一名高三男生,同樣是在跟父親爭吵后,就縱身一躍,結束了年輕的生命。
2018年《教育藍皮書:中國教育發(fā)展報告》指出,中小學生自殺問題已成為嚴峻的事實,藍皮書列出了267例中小學生自殺的案例。
這些慘痛的案例背后,都有一個不容忽視的原因是,家長沒有及時“看見“孩子。
壓倒駱駝的,從來不是最后一根稻草,而是每一根。
暴風雨前,并非毫無征兆,而是我們一直視而不見。
· 01 ·
是什么在阻礙我們“看見”孩子
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教授黃智生,AI樹洞救援團的發(fā)起者,講過一個故事:
他們的機器人曾在網(wǎng)上搜到一條微博:“跨年的時候我去武夷山去游覽,新年回來我就跳樓”,來自一個女生。
根據(jù)這條信息,他們的團隊輾轉找到這個女孩兒的媽媽,并好心告知詳情。
誰知,媽媽不但不領情,還惡語相向:“我女兒剛才還有說有笑的,你憑什么說她要尋死?是你了解我女兒,還是我了解我女兒?如果你到處傳播我女兒要自殺導致以后她丟了工作,找不著男朋友,我要起訴你們,我要追究你們的法律責任!”
黃教授的團隊給媽媽看了一張診斷報告,上面清晰的寫著女兒重度抑郁。
媽媽這才有一點相信,但仍然沒有足夠重視。
在跨年夜這一天,媽媽依舊外出,女兒就在這個時候發(fā)了一張照片,站在窗戶上往下看,并配文字:我要跳樓了。
還把地址發(fā)給了身邊的朋友,留言:“你們來參加我的追悼會好嗎?”
救援團看到照片,趕緊聯(lián)系警察,把孩子救了下來。
媽媽完全不明白女兒發(fā)生了什么,而比這個更可怕的是,媽媽竟然沒有想要去了解一下女兒。
她對孩子失去了好奇心,險些釀成悲劇。
想起前一段做咨詢的時候,聽到一個故事。
9歲的小恒,因媽媽去世,就被寄養(yǎng)在姑姑家。
爸爸在暑假來看他,看見孩子在玩手機,就吵了幾句:你就知道玩手機,一放假先玩手機,也不好好寫作業(yè)!那作業(yè)什么時候能寫完?
隨后,小恒出門,一走再也沒有回來……兩天后,周先生聽聞噩耗,兒子縱身跳下了靳江河。
爸爸后悔不已,可惜為時已晚。
作為經(jīng)歷過重大創(chuàng)傷的孩子,他的內(nèi)心是脆弱和恐懼的,他渴望親人的關注和理解。
在與爸爸分開的日子里,孩子那份求而不得的渴望,被壓抑在了心里,那個手機游戲或許是唯一能轉移孩子痛苦的方式。
可是,爸爸絲毫不關心孩子為什么會這樣,而是一味評判。
只一句話,就給了孩子無法承受的絕望。
我們習慣性地忽視,看不見孩子內(nèi)心的需求,是因為我們對孩子,有太多自以為是的評判。
所有的評判,都是來自我們的頭腦。
當我們在頭腦的層面認識生命,比如看到一個孩子寫作業(yè)時候煩躁,我們的第一個念頭是:真沒有耐心,寫點作業(yè)就煩;如果孩子沒考好,我們會說:你太粗心了。
頭腦的邏輯非常簡單,沒有真正的感情,只有單純的因果關系:因為你粗心,所以你沒考好。
這是機器運轉的模式,而非人類。
人與機器的不同,是因為人有感受,有感情,所以不能用簡單的因果關系來對號入座。
人需要敞開心,需要感受的互動。
只有父母敞開自己,放下頭腦的評判,才能保持對孩子的好奇心,就是保持對生命的歡迎和敬畏,是走進孩子內(nèi)心的第一步。
就像大楊老師所說:生命是一個不合邏輯的現(xiàn)象,但你總是按照你的邏輯去推測孩子的能力。
因為你除了運用你的邏輯以外,你沒有別的;因為你還沒有對孩子有真正的了解。
· 02 ·
真正的看見,是什么
“看見”是一個心理學詞語,是穿透表象,對生命個體的情緒以及經(jīng)歷,深深的接納和理解。
這么說,似乎有點抽象。
我有一次聽到一個媽媽形象了描述了這種感覺。
青春期的兒子癡迷網(wǎng)吧,每天都很晚才回家,怎么說都不聽。
媽媽做的就是,一遍遍地挨個網(wǎng)吧去找兒子。
有一次,兒子照例很晚才回家,媽媽知道他一定又去網(wǎng)吧了。
由于媽媽已經(jīng)進行了幾次心理輔導,所以這一次她沒有生氣,而是有點心疼。
當她開始用心去感受孩子,她一下子想到:一顆幼小的心靈,經(jīng)歷了怎樣的狂風暴雨,才會變得如此頹靡?
她決定不再出去尋找,而是在家里等待。
兒子回來后,媽媽沒有了以往的評判,對孩子充滿了關心。脫口而出的第一句話竟然是:“兒子你回來啦?餓了吧,吃飯吧?!?/span>
語氣之平靜,連她自己也未曾料到。
而接下來的一幕,更是讓她深深地感動。
她清楚看到,孩子聽完后,整個身體微微一震,像是受到了極大觸動。
那一刻,她體會到了什么叫做“看見孩子”。
“看見”帶來接納,從此之后,她和兒子的關系開始發(fā)生微妙的變化。
媽媽開始理解,孩子沉迷網(wǎng)絡并非熱愛,而是為了逃避。
同時,媽媽也看到自己經(jīng)常對兒子高壓指揮,一味要求成績,卻很少與兒子談心。
大楊老師說過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世上沒有“壞”孩子,只有沒有被好好愛過的孩子。
當有了越來越多的看見,媽媽的心一下子柔軟了。
她每天不帶任何要求地關心兒子;跟孩子一起進入游戲的世界,了解孩子的想法;一起升級打怪,成為了彼此的硬核隊友。
在這中間,孩子慢慢敞開,跟媽媽分享自己的觀點,并且不再迷戀游戲。
?理解和接納是一種看見,允許和信任同樣也是一種看見。
講一個我的老師的故事。
惠文老師的女兒,在小學高年級,曾經(jīng)連續(xù)三年都是班級倒數(shù)第一。
她曾經(jīng)開玩笑地跟我們說:一個孩子能夠連續(xù)保持倒數(shù)第一,也是很不容易的事情,她必須每次都考試最低分。
而且是在自己覺得已經(jīng)盡力的情況下。
我當時聽她說完,感覺特別詫異:一個媽媽面對倒數(shù)第一的孩子,還能如此淡定和坦然?實屬罕見。
更讓我震驚的是,即便如此,她也從未懷疑過孩子的能力,她始終堅信孩子的學習沒有任何問題。
她講過一件小事兒。
有一次孩子拿著一張分數(shù)很低的試卷回家。雖然媽媽已經(jīng)通過班級通知,提前知道了分數(shù)。
但當孩子把試卷遞給她的時候,她還是非常驚喜地說:哇,這次比上次分數(shù)進步了好幾分呢,雖然名次沒有進步,但媽媽知道你非常努力。
媽媽看到你每一次都在進步呢!
孩子聽完,心滿意足地回房間去了。她并沒有覺得自己考不好是件丟人的事情,也沒有因此覺得自己很笨。
孩子在中考的時候,以全年級第五名的成績,考上了心儀的高中。
這樣的逆襲,正是源于媽媽看見了孩子的努力,同時允許她感受自己學習的節(jié)奏、激發(fā)學習的動力。
孩子的一生,不止考試這一件事情。
媽媽的允許和信任,給予孩子的卻是受益一生的力量。
我相信,在她漫長的人生旅途上,不管遇到任何事情,她都相信自己可以做好。
即使做不好,也不會因心生恐懼而停滯不前。
看見孩子,是對孩子始終保有好奇,不以自己的主觀想法去評判孩子;看見孩子,是深刻的理解,是對你經(jīng)歷過的努力、痛苦、困頓、掙扎,給予溫柔的擁抱;是不管你做了什么,我都信任你原本的美好。
· 03 ·
為孩子撐起一片天地
你是否具備看見孩子的能力,有一個簡單的判斷標準是:你對孩子的語言和行為,帶來的是正向的回應,還是消極的反應。
真正的看見,會讓孩子愿意敞開自己,愿意與父母達成合作,愿意讓自己越來越好。
這中間起關鍵作用的是,我們需要轉變對待孩子的態(tài)度。
由原來的自動化反應,轉變?yōu)榻ㄔO性地回應。
簡單來說,就是先從放下頭腦、敞開心。
對孩子原來忽略的,現(xiàn)在主動關注;原來暴力的,現(xiàn)在停止;原來抗拒的,現(xiàn)在接納。
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最深切的渴望是被父母看見。
在孩子心里,爸爸是天,媽媽是地,我們用愛為孩子撐起一片天地,而不是讓他們活在昏天黑地之中。
《與神對話》中有一句話:愛永遠不是由你觸及對方多少次來衡量的,而是由你走進對方心里多少次來衡量的。
養(yǎng)育孩子的過程,就是一場緩慢的離別,我們能互相陪伴的終究只有那么幾年。
最好的養(yǎng)育,不是我說我愛你,而是我看見你,我理解你,我們有能力在情感上共鳴。
這份深刻的情感,將滋養(yǎng)出孩子無限的能量。
不管世界如何變化,都懷揣希望,信任自己值得所有的美好。
—The End—
—文章來自網(wǎng)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