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是最好的教育
更新于 2019-08-15 ? | 瀏覽次數(shù) 0
現(xiàn)在很多父母,都希望給孩子一個更好的生活、教育環(huán)境,盡心竭力的給孩子所有當年自己所沒有的。
這樣教養(yǎng)孩子,就好像給孩子制造夢境,夢里是一片我們所希翼的安寧祥和。可夢醒時分,世界就會露出它真實的模樣。
前段時間,黃磊支持13歲的女兒染紫色頭發(fā),上了熱搜。
全網(wǎng)都為黃磊對孩子的開明與尊重點贊,紛紛說自己也要像黃磊一樣教育孩子。
黃磊夫婦因為教育,已經(jīng)不是第一次上熱搜了。
看如今13歲的多多,美麗大方、英語流利、會彈鋼琴、與斯皮爾伯格談電影、與何炅一起演話劇、出入國際秀臺、優(yōu)秀又懂事。
這讓很多家長產(chǎn)生了孩子被甩遠的感覺。于是非常焦慮。
他們也想給孩子這樣好的教育,可是無法做到,只能盡可能地托舉,讓孩子的衣食住行和所受的教育,都遠超家庭的實際生活水準。
其實這種做法,是不太可取的。
我們盡自己能力,給孩子真實的生活就可以了。
我們所給孩子的一切,要在家庭的實際生活水準之內(nèi),不要讓孩子產(chǎn)生錯覺。
越早知道自己處于什么環(huán)境下,正常的消費水平是怎樣的,父母的工作狀態(tài)是怎樣的,自己能借助什么力量完善自己的生存技能....
對孩子來說,就越好。
這兩年,有些非常有意思的形容詞,叫窮人家的“富二代”。
懶惰、自私、無知、傲慢、沒教養(yǎng),不知天高地厚。這些惡劣的品質(zhì),和家庭的貧富無關。
2009年,河南羅山縣一名23歲的小伙楊鎖,活活的被餓死在家中。
據(jù)村民透露,這楊鎖四肢健全、精神正常,在幾個堂兄弟里,數(shù)他最聰明,他就是懶死的!
這孩子懶到什么程度呢?
他連大便都懶得走到屋外,就在旁邊挖個坑,扒點土蓋蓋,屋里臭氣熏天。
有人給他介紹工作,他嫌苦嫌累不干,蹲著討飯。
有人給他送肉送菜,他連動都懶得動,眼看著肉壞掉,也不做來吃。
楊鎖餓死后,他的事跡被改編成紀錄片《罪愛》,驚呆了觀眾。
當然,沒有人天生就這么懶,楊鎖的父母是真的把他當成皇帝供著,8歲時父母還挑著他,不讓他走路,他想要幫忙做點什么就會被父母阻止。
村里小伙伴一年才能吃上幾次的豬油饃,他一天可以吃兩次,甚至咬一口就扔掉。
楊鎖13歲時,父親去世了,母親才發(fā)現(xiàn)不對。
母親想讓他幫自己干活,竟然被他直接拒絕,多說幾句還要被打。
楊鎖18歲時,母親也去世了。5年后,楊鎖終于在一個大雪天,被餓死。
在楊鎖獨自生活的5年間, 有無數(shù)的人幫助他,但他就像一灘爛泥,誰也無法改變,父母死了,他依舊是皇帝......
孩子在幼年時期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生存習慣,長大之后,他們就會擁有非常痛苦的一生。
一些孩子被家里人寵得不像樣,衣服非名牌不穿,水果非進口不吃,工作稍微累一些就不做,在家里頤指氣使。
家里什么條件,就怎么養(yǎng)孩子。
養(yǎng)成窮人家的少爺小姐,真的會害了孩子,也害了自己。
如果我們?nèi)柛改競儯耗阆腽B(yǎng)出白眼狼嗎?所有的父母都會回答:當然不想!
然而,他們在現(xiàn)實生活中卻不是這樣做。
比如,我曾聽到的這么一個真人真事。
一個奶奶,總帶著孫子去一家面館吃牛肉面,兩碗面端上來,奶奶總會把自己碗里的牛肉挑給孫子,然后再開始吃。
有一天,奶奶在拿餐的時候,就提前把牛肉挑好,端過來后,孩子一直等著不吃。
他質(zhì)問奶奶:今天為什么不把牛肉挑給我?
奶奶解釋剛剛已經(jīng)挑過了。
孫子不信,開始鬧脾氣,用筷子在奶奶碗里翻來翻去,說牛肉被奶奶藏起來了。甚至掀翻了奶奶的面,賭氣不吃。
奶奶趕緊哄,說你不吃怎么行?正長身體呢。
想再買一碗,把牛肉挑給孫子。
這時店主看不慣了,說:我的面今天不賣給你們。
最后,孩子爸爸過來,一連點了五碗面,把牛肉全挑給兒子,然后把口水吐到碗里說:我自己的錢,想買多少買多少,想怎么吃就怎么吃!
我們幾乎可以預見,這孩子長大后一定是白眼狼,因為他的家長,就是照著白眼狼養(yǎng)的!
生活中這樣的場景屢見不鮮,尤其是隔輩教養(yǎng)中,爺爺奶奶對孩子無底線縱容,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孩子一言不合就怒吼,甚至還敢動手。
對此,長輩們卻毫無反應,甚至有的長輩,還覺得自己孫子會罵人打人了挺驕傲的。
然而,這種溺愛,才是對孩子最大的傷害,心是有多毒,才會溺愛孩子?你讓孩子長大了如何生存?社會可不會溺愛他啊。
比如這條曾引起極大關注的新聞,12歲男孩因為家長不給他買玩具,就當街毆打家長、怒吼、拽頭發(fā)、掐脖子,看得人心寒。
沒有任何一個孩子,天生就是白眼狼。白眼狼是家長用一言一行一粥一飯喂養(yǎng)出來的。
如果孩子不孝,那是教養(yǎng)出了大問題,我們是時候打破造夢行為,給孩子真實的教養(yǎng)了。
讓孩子知道這世界真實的樣子,自己家的真實狀況,和自己做事的界限。孩子只有知道這些,才不會動不動就提無理要求。
1. 學會自我控制。
學會自我控制的目的,是為了讓孩子對自身有掌控力,讓孩子明白,暫時的控制住自己,能得到更大的好處,這也叫“延時滿足能力”的訓練。
犯罪心理學家李玫瑾教授對此提出了一個很實用的方法——零食訓練。
你可以買些孩子喜歡吃的東西,比如巧克力,薯片等。
三天給孩子吃一次,這樣持續(xù)一個月左右,等孩子養(yǎng)成了習慣,你就可以對孩子說,這次媽媽給你的零食,如果你能忍住不吃,三天后,媽媽就給你三倍的巧克力。
但是,如果你沒忍住吃掉了,那三天后的零食就沒有了。
言出必行,父母要嚴格執(zhí)行訓練結果。
這可以讓孩子非常直觀的了解到,原來控制住自己,可以得到更大的好處。
這樣的孩子,才有耐性,等孩子大一點,面對學業(yè)壓力,你對他講,現(xiàn)在的忍耐,會換來以后輕松一點的生活,孩子才知道你在說什么,因為他對這個是認同的,也是習慣的。
相對比,沒有耐性的孩子,別說長時間忍耐學習的枯燥,就是坐四十分鐘,他們也做不到,因為臨時的滿足,總是更有誘惑力。
2. 舍得讓孩子體味痛苦。
有的家長,一點都不愿意讓孩子受苦,恨不能全部幫孩子代勞,一切以孩子為優(yōu)先。
這樣的教育方法,最容易養(yǎng)出自私的孩子。
因為他們從小開始,就是只對學習負責,他們眼中沒有過別人,自然也沒有同理心。
避免孩子自私,李玫瑾教授曾說,可以用吃飯這件事情去訓練。
在飯桌上,要有個規(guī)矩,大人沒有吃飯時,孩子再餓,也不能讓他自己先吃。
讓孩子體味體味饑餓這種最基本的痛苦,能讓孩子有同理心,只有他知道餓是難受的,他才能對饑餓的人,有同情心。
同時也能讓孩子心存家庭其他成員,知道他們也要一起吃飯,并且要給沒回家的家庭成員留飯,要讓長輩先吃飯。
一個小小的吃飯訓練,能在給孩子灌輸規(guī)則意識的同時,讓他更加的有人情味,這樣長大的孩子,不容易成為心中只有自己的自私狂。
長大后,則是讓孩子體味掙錢的艱辛。可以讓孩子做暑假工、兼職掙零花錢等。
沒有經(jīng)歷,就沒有感同身受。
3. 要教孩子經(jīng)歷挫折。
人生很痛苦,我們經(jīng)常會遇到無論如何也解決不了的事。
經(jīng)常,我們覺得無力、委屈、憤怒、走投無路。
我們覺得自己快要死了,再也堅持不住了,有的人就真的放棄了生命。但其實還是可以堅持的。
為了應對這種情況,李玫瑾教授說,可以對孩子做一次挫折教育。
她建議父母帶孩子去游泳,自己走開,讓教練來。
沒有人學游泳不用喝幾口水的,有時教練會對一幫孩子做訓練,碰到不敢下水的孩子,可能一把就推下去了,孩子會極力掙扎,會被嗆水,體味到瀕臨絕望的窒息。
等孩子學會游泳回家之后,一定要趁機問孩子,你今天學游泳,什么感覺?
孩子一定會說,我喝了幾口水,當時感覺都要死了,然后拼命掙扎,竟然可以了。
這時你可以對孩子說,要記住這種感覺,牢牢地記住,當你覺得非常痛苦,覺得快要死了時,其實還沒有絕望,只要拼命掙扎,一定會活過來。
經(jīng)歷這種引導的孩子,在未來的人生中會更加堅強,他們會知道,沒有絕路,只有放棄走路!
4. 同理心教育,讓孩子“成人”。
同理心,是一個人擁有良好品德的最基本保證。
一個沒有同理心的人,不會孝順,不會友愛,也不會幫助他人。
美國第17任大法官,曾在兒子的畢業(yè)典禮上,發(fā)表了一篇另類的演講,就是希望兒子成為一個有同理心的人,他祝兒子不幸并痛苦。
演講摘錄:
“我希望你們在未來歲月中,不時遭遇不公對待,這樣才會理解公正的價值所在。
愿你們嘗到背叛滋味,這會教你們領悟忠誠之重要。
抱歉,我還希望你們時常會有孤獨感,這樣才不會將良朋摯友視為理所當然。
愿你們偶爾運氣不佳,這樣才會意識到機遇在人生中的地位,進而理解你們的成功并非命中注定,別人的失敗也不是天經(jīng)地義。
當你們偶爾遭遇失敗時,愿你們受到對手幸災樂禍的嘲弄,這才會讓你們理解體育精神的重要性。
愿你們偶爾被人忽視,這樣才能學會傾聽。感受到切膚之痛,才能對別人有同情的理解。
無論我怎么想,這些遲早會來臨。而你們能否從中獲益,取決于能否參透人生苦難傳遞的信息。”
所以,我們應該告訴孩子生活的真相嗎?
應該!
世界真實的樣子,本就在那里,不是你硬給孩子制造夢境,就會消失不見的。
要視年齡與接受度,慢慢告訴他們生活的真相。
孩子總有一天,要與生活短兵相接。你曾經(jīng)對孩子隱瞞多少生活真實的樣子,孩子就會受到多大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