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婚姻需要付出,更需要智慧
更新于 2023-06-25 ? | 瀏覽次數(shù) 0
01
“我的老婆很賢惠,可是我后悔當(dāng)年娶她了”
深夜看到一條帖子,心里堵得慌。
一個結(jié)婚10年的男人在網(wǎng)上分享自己心理變化。
我們暫且叫他A吧。
A在20幾歲的時候,認(rèn)識了現(xiàn)在的妻子,兩個人各方面都很合拍。
知道他懶,妻子每周主動去他的宿舍幫他洗衣服,整理屋子;
從認(rèn)識的第一天起,妻子每天給他寫情書,然后在他生日的時候裝訂成冊送給他;
大家都說他有福氣,能夠娶到這樣賢惠的老婆。
A也很高興,有一位好女人,為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精打細(xì)算,養(yǎng)兒育女,陪自己度過這一生。
確實是幾世修來的緣分。
可是孩子出生后,A漸漸發(fā)現(xiàn):
“我完全受不了妻子帶孩子的方式”。
秋天買了大閘蟹,又不是吃不起,她偏偏不動筷子,說“還不如給孩子買點好吃的”;
進(jìn)口的奇異果,一個9塊,肉挖給孩子,她啃厚厚的皮;
就連A送她的護(hù)膚品,她也舍不得用,非要放到快過期,才摳摳搜搜每次挖一點。
A不止一次說:
“不要把什么好東西都留給孩子,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容易把孩子慣得自私?!?/span>
妻子不高興了:
“我連大閘蟹都舍不得吃,平時有什么好東西都給你們留著,有錯嗎?”
A只能沉默。
妻子說的話,挑不出任何錯。
故事真正的高潮,在后面。
夫妻過日子,一地雞毛,意見不合的又何止這一件事。
這本沒啥,誰家不吵架。
可每次只要兩個人鬧了矛盾,妻子就會翻出自己做的事情。
“你說想喝羊肉湯,我一大早就到市場買新鮮的羊肉,別人的老婆每天不是美容院就是練瑜伽,我天天圍著你們轉(zhuǎn),什么福都沒享受到……”
“你看看你爺倆穿的是什么,看看我穿的什么,我都多久沒買件像樣的衣服了。”
A也很無奈,明明家里條件不錯,也沒人逼她,但她每次都要把自己搞得像“苦行僧”一樣。
這樣的事情數(shù)不勝數(shù)。
之后再看到妻子的付出,A只會覺得煩躁,像一個個“籌碼”壓在自己身上。
重得喘不過氣。
不知不覺中,心態(tài)也發(fā)生了細(xì)微而緩慢的變化。
有時候隱隱有一絲后悔結(jié)這個婚,但他馬上逼自己打住了這個念頭。
“我不知道該怎么和妻子相處,很矛盾,也很痛苦。”
說實話,看完這個男人的自述,我的感觸很深。
我們每個人都在付出。
為了自己的家,為了自己的婚姻,付出很多很多。
任誰看了都會懷疑:
自己是不是也像這個可憐的妻子,一片辛勞,一點兒好都沒落下。
難道他們都不懂感激嗎?
又或者,像A一樣:
不知道哪不對,但就是很壓抑。
02
“拼命的付出,有時也是一種自私”
兩個人在一起,總得有人為這個家付出更多一些。
大部分情況下,女性作為家庭生活的主力,自然也就成為了那個付出者。
以前我們樓下住著一個女人。
她的老公上班地方離家比較遠(yuǎn),每次中午都是和同事一起點外賣。
我相信這是大多數(shù)上班族的正常做飯。
但女人卻受不了。
吃外賣怎么行?都是地溝油,不健康。
于是她每天早上5、6點就起床給老公準(zhǔn)備飯菜,也不接受老公“簡單點就行”的要求,堅持每天兩葷一素。
你能想象那個畫面嗎,每次早上出門碰到,他的老公都是提著一個大袋子,好幾個飯盒。
人人都羨慕他。
可男人卻苦不堪言。
因為從此只要男人逆了女人的意,女人就開始喋喋不休:
“我為你付出這么多,每天六點起來給你做飯,你為什么不能像我對你那樣對待我呢?”
男人一聽,火就上來了:
“怎么沒人心疼你了?我早就說了,如果你不想做,你可以不做。”
但事實上,女人抱怨完后第二天,照樣一大早起來做便當(dāng):
“拿去,你可要好好對我,哪個妻子能做到這個份上……”
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這個女人的出發(fā)點都是好的。
可是隨著時間推移,她的付出就開始有點變了味:
覺得自己付出了這么多,就有了要求對方的資本,“你就應(yīng)該照顧我”“你就欠我的”“你就應(yīng)該對我好”。
聽過一位兒媳吐槽自己的婆婆。
她的婆婆從老家來幫他們帶孩子,本來她挺感激的。
結(jié)果沒多久,就聽到婆婆成天跟別人抱怨:
“我舍不得吃,舍不得穿,什么好的都留給他們,還沒有一個人感激自己……”
她也很委屈:
“哪里沒給她吃,每次叫她吃,她非要夾些邊角料,水果就拿那個最不好的,衣服也是,給她買了那么多寧愿壓箱底也不穿。
我們也勸過很多次,但她不聽有什么辦法,一副全是省了給我們的樣子,何必呢,又不是買不起。”
說白了,這就是一種典型的“自我感動式”付出:
本質(zhì)上,其實是一種以自我為中心的利己行為。
明明沒有人逼著她們做任何事情,但她們偏偏要做這么多,甚至根本不考慮對方的實際需求。
只是為了完成自己設(shè)想中的奉獻(xiàn)行為,然后置換到一些“權(quán)力”。
比如夫妻關(guān)系中的話語權(quán),或者孩子生活的控制權(quán)。
可對于接受者來說:
這種付出不是愛,而是“強(qiáng)行交換”。
03
“加速付出,其實也是加速‘滅亡’”
但作者寫這篇文章,并不是只想指責(zé)這樣的付出。
因為講真的,這樣的人也是活得最累的。
她們無法體察到別人真正的需求,只是按照自己的邏輯去做事。
可生活中的家務(wù)瑣事是無窮盡的,是不斷需要消耗體力的。
而在于對方的溝通中,這樣的“供需不對等”又會造成極大的內(nèi)耗。
長此以往,當(dāng)各種壓力各種情緒一下子涌過來時,就很容易爆發(fā)了。
看過一個網(wǎng)友的視頻。
一口冒著熱氣的大鍋前,一位媽媽正在賣力地用工具搓面條。
原本是溫情滿滿的場景,然而網(wǎng)友卻在擔(dān)心:
“不出意外等下全家又要被罵了”。
原來,視頻中的媽媽,正在做的是山西一種用豆面制成的美食:抿尖。
這種面食做起來比較麻煩,不僅需要和面,還要用上專門的工具,用力擠壓到鍋里。
每次做這個,她的媽媽都會因為太累而大發(fā)脾氣,鍋碗瓢盆和所有吃飯的家人都要輪番被罵。
這還不是關(guān)鍵,關(guān)鍵是:
其實他們都不喜歡吃。
但媽媽堅持要做,做完了還要發(fā)脾氣。
說實話,從心理上,其實我非常理解這位媽媽。
做一家人的飯菜真的很繁瑣很累,自己辛辛苦苦,又沒有一個人來幫忙。
而且,一個家里如果媽媽不干活,可能就真的沒人干了,最后還是媽媽看不下去自己動手。
但在行動上,我一點都不想同情她。
其實可以試著多溝通多“調(diào)教”,過得輕松舒坦一點,非要固執(zhí)地增加自己的工作量,最后受苦受累又不落好。
更有甚者,在自己的無盡付出中,一步步失去自我,陷入婚姻的絕境。
幾年前,接觸過一個女讀者。
結(jié)婚后一心一意為了老公付出,舍不得買衣服,舍不得做美容保養(yǎng),錢都盡力往老公孩子身上花。
丈夫也收到了這個“信號”。
把她的一切付出視為理所當(dāng)然,飯從不做,地從不拖,一邊享受還一邊挑剔。
有一次她正在忙,孩子哭了,于是喊丈夫幫忙看著,但過了幾分鐘孩子還在哭,她跑出來一看,丈夫坐在沙發(fā)上打游戲。
她頓時火冒三丈:“你有時間打游戲,怎么不能去看下孩子?”
丈夫立刻嗆了回來:“一天就看著孩子,做做家務(wù),這么簡單都做不好,為什么非要麻煩我?”
后來,她無限悲涼地跟我說:
“越過越心累,越付出越難受。無數(shù)次產(chǎn)生離婚的念頭,想要一了百了,但最后也只能忍下來。”
我不知道她還得在無望的婚姻中磋磨多久,但我知道,她也不過只是生活中無數(shù)女性的縮影。
付出越多,越難被愛;
付出越多,越容易受傷害。
04
“好的婚姻需要付出,更需要智慧”
我們的傳統(tǒng)文化習(xí)慣于推崇“賢妻”,在很多現(xiàn)實的無奈下,女性也注定需要為家庭付出更多。
不管是照顧老人、孩子,還是負(fù)責(zé)家里各種瑣事,包括一些隱形的家務(wù)。
用真心付出,來換回真心對待,這是無可厚非的。
可如果只是“埋頭苦干”,那就成了“過度”的付出和自我感動,不管對自己和對他人,其實都無法生產(chǎn)積極的影響。
反而會助長對方對你的依賴和輕視,忘記了感恩,時間久了自己也會覺得委屈不公,活得很累。
好的婚姻,需要付出,但更需要智慧。
對一個女人來說,讓自己保持一個良好的情緒,給家庭營造溫暖歡樂的氛圍,才是維系一段婚姻、一個家庭健康長久的重要能力。
像家務(wù)這些,是不是考慮做到七十分就很完美了,沒必要浪費太多的時間精力去追求剩下三十分。
否則,哪怕你是真的喜歡家里收拾的整齊干凈一塵不染的,可當(dāng)你真的做的時候:
看到老公只會抱著手機(jī)躺床上打游戲,心里會不會不平衡?
如果孩子再不小心一腳踩臟你辛辛苦苦拖了一下午的地,是不是更加怒從心中起?
最后一邊拖地,一邊罵罵咧咧,罵完老公罵孩子。
把自己的勞累轉(zhuǎn)化成負(fù)面情緒。
自己累別人也累,誰都不舒服。
再比如,是不是每頓飯都要叮叮當(dāng)當(dāng)做2個小時,四菜一湯?
等下自己辛辛苦苦做了一桌菜,孩子就扒拉兩口就說飽了,你又要覺得自己累死累活,心血被浪費了。
偶爾一頓偷懶不想做飯,真的沒什么,叫個外賣沒準(zhǔn)孩子吃得更香。
玻璃不用天天擦,被子不用天天疊,自己該吃就吃,該喝就喝。
能花16塊錢搞定的事,就別6點起床感動自己。
減少工作量,別把自己搞得那么累,省下的時間精力,精進(jìn)自己的業(yè)務(wù)能力,保不齊哪天家里的地位就反過來了。
就算你是全職主婦,不妨多拓展下自己的興趣愛好,留一些空間給自己,學(xué)著自己成全自己。
心理專家周小鵬說過一句話:
“付出本應(yīng)是一件有愛的事,付出更多更是值得對方感恩的。但前提是,這種付出既要純粹,又能保有自我。”
感情從來不是一廂情愿的付出和努力,就能維持的。
所有的驅(qū)動力,一定是源于“愛”本身。
雙向奔赴彼此,心甘情愿的付出,共同參與生活的每個細(xì)節(jié),才能真正滋養(yǎng)一段關(guān)系。
也歡迎你在留言區(qū),分享自己和伴侶生活相處的小妙招。
愿你所有的付出,都不被辜負(fù),所得皆是所期。
-THE END-
文章整理自網(wǎng)絡(luò),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刪除